今年前7个月,郑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完成货邮吞吐量42.2万吨、同比增长31.9%。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到202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
120万吨的量级,以我国内地机场2023年货邮吞吐量排名来看,该数据位于全国第4名。从2023年的60.78万吨,到2025年的120万吨以上,两年时间,郑州机场货运量目标值要翻一番,可见我省对郑州机场这一空港寄予厚望。
加大郑州机场三期工作力度
《措施》提出,要加大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巩固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实施郑州—布达佩斯试点项目,推进郑州—吉隆坡、郑州—曼谷“空中丝绸之路”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与全球主要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
据了解,作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机场北货运区投用后新增货机位16个、货运库7万平方米,将郑州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增至110万吨。
卢森堡国际机场是卢森堡货航在欧美的物流中心,郑卢“空中丝路”搭建以来,始终与河南保持密切沟通和良好合作关系。在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的引领带动下,郑州、卢森堡机场货运量分别跻身全球40强、30强。
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措施》提出,要加快郑州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步伐,推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建设,开拓郑州直航国际邮路,拓展“郑州—纽约”“郑州—日韩”“郑州—吉隆坡”“郑州—曼谷”等“空中丝绸之路”跨境电商专线,提升空运服务能力,加快拓展完善跨境电商网络。
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是畅通经济循环、连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引领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设施,对服务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5月,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正式开通,实现进境国际邮件在郑州进行开拆验关,直接分拨转运至对应省份,无须再“绕道”北上广,而外省出境国际邮件也可实现在郑州集运直接发往境外。
目前,郑州邮政口岸累计开通41个国家(地区)52个城市总包直封关系,实现郑州至32个国家(地区)36个城市直航出境,口岸集散范围覆盖浙江、湖北、山西等全国20多个省份。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郑州已成功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
“成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是国家给郑州的又一个政策大红包,是国家促进郑州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机遇。”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这将有利于郑州乃至河南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郑州市正积极推进中通快递国际业务总部二期和极兔郑州极港智慧物流园、韵达河南快递电商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力推邮航枢纽项目落地,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直通全球、辐射全国、带动中原”的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城市。
其中,郑州航空港区的极兔郑州极港智慧物流园目前已进入仓库设备安装阶段。项目成熟运营后,物流进出口单量可达到260万件,预计每年营业额达到30亿元,该仓库将成为未来中部六省最大的物流定制仓库。
韵达河南快递电商总部基地C项目由郑州韵善仓储有限公司承建,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神都路以北、规划仓储二街以西,建设用地约8万平方米。
支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措施》提出,支持航空港区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持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谋划机场货运区空高联运项目,发展国际航空货运与国际高铁物流相结合的空高联运,提高空地联运效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强大的交通优势和枢纽功能一直是郑州航空港区的独特禀赋。
今年2月,省政府发文支持航空港高铁站综合效益提升,提出构建“天地”融合、客货兼具的多功能复合型高铁枢纽,为我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
7月1日,省长王凯到郑州航空港区调研时强调,高效整合枢纽资源,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物流分拨效率,强化集疏运能力,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提供支撑。
8月15日,郑州航空港区与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计划投资超5.1亿元打造综合物流园。
高铁郑州航空港站是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网的关键节点,已建成全国唯一客站配套高铁物流中心,在全国第二家开行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具备空铁联运、网络化规模化开行高铁物流的独特优势。
空铁联运可实现优势互补、大幅提升联程运输的服务品质和衔接效率。从交通大省迈向交通强省,发展多式联运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当下,空铁联运也成为物流行业竞争的一个战略高地。
放眼全国,有些机场已经在实施空铁联运,比如:
自2021年起,长沙机场便与长沙高铁南站、磁浮公司等合作,对空铁联运一体化工作进行探索,初创“航空+磁浮+高铁”的“空铁联运1.0产品”,实现票务、站务、行李、航旅“四个一体化”。
今年初,在上海市政府牵头下,上港集团、东航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中铁快运五方联合成立上海空铁联运服务中心,实现空铁联运业务一体化运营和管理。
6月25日,高质量共建亚蓉欧大通道暨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首发仪式在成都青白江举行,全国首个“空运+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此发车。
不过,国内一些城市开通的大多是“空铁联运”,而我省提出的“空高联运”模式并不多见。
在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建立郑州国家高铁物流发展实验区的相关建议。该人大代表提出,目前高铁运输主要是客运业务,高铁货运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高铁货运量不足全国货运量的千分之一,高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尚未充分体现。“高铁物流”还是一片大蓝海,有很大的挖潜空间。他提出,以郑州机场和航空港站为基础打造郑州高铁物流实验区,对于高效统筹配置生产物资要素,提升高铁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航空港站拥有全国首个“空铁联运”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是全国距离机场最近、建设规模最大、连接最为便利和首个配备专用物流设施的客货两用高铁站。
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站优势,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空高联运”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7月2日,郑州航空港区与河南铁建投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用5年时间,共同推动郑州航空港高铁物流园区整体性一体化开发,建强高铁物流大平台。
“我国愈发密集的高铁网络正在缓解经济圈内城际间货物的快捷运输需求。在此背景下,‘航空+高铁’的联运将很好地完成跨区域的运输对接,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需而又扬长避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对航空港区未来的期许,也是我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在大物流格局下,如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打通“公铁联运”“陆海联运”“空高联运”等多式联运堵点卡点,让现代物流业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航空港区和我省持续努力的方向。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