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概念: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主要依托于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进行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这种经济形态涵盖了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到飞行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产业。
“低空”的概念,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目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0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它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培育新动能。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为支撑的低空生成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邻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低空经济涉及的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近年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也在速发展。根据部分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通过飞行器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等特点。
空运哥整理自网络